赵文英(右)、王芝泉(中)、谷好好(左)同台谢幕
直到最后一场戏落幕,赵文英才忍不住放声大哭。从6月4日受伤,到6月7日登台演出《扈家庄》《小放牛》《请神降妖》,她始终强忍着情绪,“像高考一样,避免情绪波动,才能在舞台上保持最佳状态。”
伤后第二天,赵文英便第一时间回到兰心大戏院,和化妆师商量妆面。她解释道:“医院给开的水凝胶效果不错,但它太滑,化妆很难牢固,可能汗水一出就脱胶。”她在脸上试了不同的胶带,最后选择了三层组合:底层是防水胶,接着用3M胶纸,再加上一层专门黏假睫毛的胶水。
6月6日,赵文英继续在兰心大戏院走台,适应舞台和灯光的变化,“我让自己像正式演出一样出汗,看看胶带能不能承受得住。”每次抛刀接刀时,灯光总是刺得眼睛有些模糊,赵文英不免心生一丝恐惧。尽管同事们建议修改动作,她却坚定地表示:“不管是7日的专场,还是下一场演出,这道坎我都得跨过。”
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十分关心赵文英的伤势,提议调整专场剧目,但赵文英坚持按照原计划演出三出折子戏:“《扈家庄》是每位武旦的必修课,身段繁多,唱念并重。王芝泉老师曾对我们的每一个动作、每一个眼神都严格要求。谷老师也为了我的专场,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时间,帮我进行了反复修改。至于《小放牛》,那是昆剧舞台上少见的载歌载舞形式,谷老师建议我用花旦的手法,加上武旦的身段,展现一个天真可爱的村姑。”
《请神降妖》是赵文英首次挑战的大靠戏,谷好好曾半开玩笑地说:“文英,这回你真是把自己逼到死胡同了。”赵文英却觉得,“不逼自己,又怎么知道不会突围?”演出前,谷好好还特意发给赵文英一张“逢考必过”的图,“你为专场付出了那么多,现在就放平心态,像平时练功那样演出就好。”
7月7日晚,赵文英的专场正式开演,观众立刻注意到她左眼下方的胶布。比起担心化妆品污染伤口,赵文英更担心的是,在剧烈的动作下,伤口会不会裂开,“如果当场血流满面,那场戏就完了。”幸好,一切顺利,《扈家庄》《小放牛》《请神降妖》赢得了观众一波波热烈的掌声和喝彩。
赵文英在个人专场中
8日,赵文英再次前往九院复诊,她平静地说:“刀口已经恢复了些,但经过频繁训练,刀刃的边缘有些毛刺,才会发生意外。”她对伤口的疼痛表现得很淡定,“这种小伤,我们已经习惯了,经常受伤。只要不是骨折,就不会停下练习,受了伤就简单处理一下,接着练。那天我脸上的伤口也一样,后台拿冰袋止血后,马上去医院处理,知道无论如何,我都不会停下来。”
相比脸上的伤,赵文英更担心脚伤。她个子不高,穿内增高的彩鞋时间一长,鞋子松了,做动作时容易崴脚。4月底,她曾一次不慎崴伤了脚,“扎上绷带,换成平底鞋练功,同时做针灸、热敷,帮助骨头尽快恢复。”
只有谈到同事们的伤情时,赵文英才控制不住情感,哽咽道:“为我专场付出的大伙儿,有一位手骨骨裂,有一位肋骨骨裂,他们带着护具,依旧坚持排练。”
9日,赵文英还要陪丈夫、上海昆剧团演员谭笑去医院做半月板手术。他在演出时受伤,瑞金医院的医生给开了住院单,谭笑却坚持等到赵文英的专场结束。“他一直说,不管去哪个医院做手术,都得等我演完专场才放心。再者,昨晚那么多观众冒雨来看演出,想到大家为我的专场付出这么多,我的眼泪也止不住流了。”
演出谢幕时,赵文英的6岁女儿也跑上台,看见妈妈泪眼婆娑,跟着哭了起来,“妈妈,你辛苦了。”赵文英安慰道:“看,妈妈收获了那么多掌声,妈妈觉得很幸福。”
赵文英和女儿在排练间隙
自2007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,赵文英便加入上海昆剧团,先后主演了《三打白骨精》《挡马》《扈家庄》《昭君出塞》《盗仙草》等剧目,并荣获第四届“中国戏曲红梅金花”奖。2020年除夕,她随谷好好亮相央视春晚,演绎《扈家庄》选段,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誉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